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阳光未检
阳光未检
[基层采风]创新“线上模式”守护未成年人
时间:2020-04-2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一份电子课件

【津市市检察院】

“玉芳姐姐,战‘疫’小课堂我看了,你什么时候再来学校给我们上课啊?”“玉芳姐姐,我听你的话,每天都有洗手。”“玉芳姐姐,小课堂上那个案例里的谣言我跟妈妈说了。”……

湖南省津市市的学校在线开学后,面对疫情时期的特殊情况,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玉芳姐姐工作室”检察官、德雅中学法治副校长熊玉芳就琢磨如何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看到女儿在家上网课,熊玉芳想着自己也能客串一回网课教师,由此萌生了制作电子课件的想法。

该院“玉芳姐姐工作室”的检察官们制作了《战“疫”知识小课堂》电子课件,将法治宣传与疫情防控知识相结合,给孩子们送上内容丰富的法治课,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观看了《战“疫”知识小课堂》的孩子们纷纷给“玉芳姐姐”发来留言。

熊玉芳告诉记者,该电子课件包含了健康课堂、学习课堂和法治课堂三部分,给孩子们普及防疫措施及相关的法律常识,并鼓励孩子们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身体锻炼。课件制作完成后,被津市市各个学校的校长转发到教师群,又被老师们转发到各个班级群,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了学生们的热门话题。这份电子课件也引起了社区干部的注意,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玉芳姐姐,将战“疫”知识小课堂转发到了社区居民群,真正融入到了群众的生活圈。

在疫情防控期间,“玉芳姐姐工作室”还充分利用《战“疫”知识小课堂》电子课件,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网上帮教,真正做到普法教育不掉线,检察关爱不缺位。

中学生小廖(化名)因父母长期忙于工作、对自己疏于照顾,就时常混迹网吧、游戏厅,后来参与打架斗殴而触犯法律。因为疫情,原定的考察帮教无法正常进行,“玉芳姐姐工作室”的检察官们就通过电话、微信与小廖等考察帮教对象联系,了解他们的近况,并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小廖父亲打来电话说,他和爱人与孩子一起学习《战“疫”知识小课堂》课件时,一边观看一边讨论。父母答应小廖以后多陪伴他,小廖也表示自己要好好学习。就这样,《战“疫”知识小课堂》不仅成为法治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媒介,也成为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线上帮教

【株洲市天元区检察院】

“这是今天网课后完成的内燃机车电路图,填的电器符号全部正确。”4月9日,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检爱工作室”里,检察官正在连线处于帮教考察期内的涉罪未成年在校生小杰(化名),视频内的大男孩举着一张图开心地向检察官展示。检察官竖起大拇指,心中不免感叹,这段时间的持续帮教终于有了成效。

在这个“最长寒假”,天元区检察院检察官放心不下那些被附条件不起诉、正处于考察期的未成年人,特别是那些涉罪未成年在校生。为能及时掌握他们的近况,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检察官们坚持帮教不掉线、教育不当面、关爱不缺席,联合学校教师、心理辅导老师、司法社工,利用微信、QQ等软件为涉罪未成年人开设线上法治教育活动,让迷失的青春找到新的方向。

“线上帮教”是天元区检察院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法治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该院未检部门检察官针对每个涉罪未成年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教课程。如针对亲子关系修复,检察官以“爱心晚餐”为主题,要求涉罪未成年人独立完成晚餐,菜品需要包含父母爱吃的菜和自己最爱吃的菜,完成后将图片反馈给检察官。检察官还会不定期通过微信视频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云监督”,从生疏的刀工到娴熟的翻炒,从不知道父母的喜好到主动分担家务,从淡漠的关系到溢出屏幕的笑脸,曾经破碎的亲子关系,在疫情过后的春天焕发生机。

与此同时,天元区检察院还积极联系涉罪未成年学生的所在学校、所在班级,以“线上法治教育课”的形式推进法治进校园、进课堂,将“法治教育课”加入学校开设的网课课程计划中,以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校园贷和网络诈骗等案例为重点,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为学生们讲述了什么是违法犯罪,结合办理的典型案例,讲解如何避免被侵害、未成年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指导学生们如何自我保护、如何预防犯罪、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法治课堂线上见的方式,使学生们在特殊时期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法律知识。检察官和心理老师通过与涉罪未成年人交流“疫情期间让你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让你感动”等话题,分享了运动、做家务、充足睡眠等身体减压的方式,让他们学习掌握调整心态的方法,有效地缓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不良情绪,既防疫又防抑。

“我感觉自己之前就像被困在一个笼子里,喘不过气来,现在心情舒畅多了。”涉罪未成年人小齐(化名)在接受辅导时说。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龙洲小学的孩子们收看了一堂特殊的线上防疫法治课,给他们上课的是长沙市岳麓区检察院未检组检察官周萃。

上课伊始,周萃播放的微剧《可怕的谎言》深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该剧结合疫情期间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以剪纸卡通形象阐释了疫情期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表现形式,呼吁同学们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这个微剧是周萃跟同事们精心制作了一周才完成的。

龙洲小学是一所不到百名学生的“袖珍”学校。谈到为什么选择从龙洲小学开讲,周萃说,“虽然这所学校不到100名学生,但这关乎近100个家庭,孩子们的父母还大多不在身边,学校和政府部门更要多关心他们。”“制作这个少儿普法微剧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也希望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更加懂得要遵纪守法。”周萃介绍道,她和团队成员一直希望通过以孩子们看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去告诉他们,什么是“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告诫他们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当残忍的施暴者、不当沉默的被害者、不当冷漠的旁观者。

于是,周萃和团队成员找到和疫情有关的真实案例,进行动漫人物改编,设计了“猪小弟”和“猪小妹”等人物角色,表现形式类似于皮影戏。从绘制剧中角色到一段段拍摄,再到后期剪辑,都由周萃和团队成员一起制作完成,“我们都不是科班出身,宝妈的身份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优势。”周萃说。视频完成后,周萃首先给自己的孩子看了看,发现5岁的小家伙也能安静坐下来看完整部剧,她总算松了一口气。

随着4月7日湖南省正式分批开学复课,岳麓区检察院又向辖区中小学继续推出第二期普法微剧,呼吁同学们文明守法,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法治教育走进更多课堂,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目前,防疫工作并未结束,周萃希望通过“云课堂”的形式继续守护孩子们。

“老师666”

【长沙市望城区检察院】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疫情期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把“法治进校园”活动搬到网上,为全区中小学生推出了“检察官讲法律知识”的专题,让广大中小学生坐在家中便能接受专业的法治教育,切实打好犯罪“预防针”,将法治理念传播到家庭,实现“教育学生,影响家庭,辐射社会”的效果。

“同学们好,我是长沙市望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龚琳姐姐,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以网课的形式来跟大家聊聊新冠肺炎的那些事……”望城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长检馨声”检察官法治巡讲团成员龚琳对着屏幕做自我介绍。

线上复学伊始,龚琳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疫情尚未解除,已经逐渐开始复课的学生们如何提高防护意识。“一定要通过法治课的形式尽快传递给孩子们。”龚琳立刻联想到了现在如火如荼的短视频以及网络直播平台。

龚琳在一次与望城区教育局联系工作时,得知该局自建了一个网络平台,能够面向全区的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讲课,经多次与区教育局联系沟通后,龚琳的《检校共育·抗击疫情》法治“第一课”在望城区教育局的网课平台正式上线。

龚琳围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这一主题,从“做好自我防护”“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争当小小法治宣传员”三方面入手,用丰富生动的图文、案例为广大中小学生讲授了新冠肺炎的自我防护方法和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引导学生们学法、护法并带动身边的人尊法、守法。

“我和妈妈一起看完了,老师666。”“结合疫情来讲法治课,检察官老师有心了,点赞!”课后孩子们在留言区纷纷刷屏点赞。“这次特殊的法治课吸引了近万名中小学生观看,还有一些家长也一起观看,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影响到更多的孩子以及家庭,让更多的人不恐慌、不盲从,让犯罪没有滋生的土壤。”龚琳欣慰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学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继续发布系列课程,积极构建‘互联网+法治宣传’大普法工作格局,探索具有望城特色的检校共建、法治前行道路。”龚琳说。

“检察官姐姐,什么时候会播新的‘法治云课堂’啊?”开学之际,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检察院未检团队接到一名中学生打来的电话,希望“法治云课堂”能再次上线。

疫情期间,学生们迎来线上“开学季”,“法治进校园”活动无法如期开展。如何确保学生接受法治教育不断档、不停滞?“特殊时期我们也不能闲着,能不能像那些网络主播一样,试着给孩子们做一期网络法治课呢?”该院未检团队决定开设法治教育“云课堂”,打造法治教育进课堂“线上版”,借此加强未成年人疫情防控宣传和法治教育。

虽然检察官对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不过线上课还是与线下课堂有所不同。线下的课堂与学生对话、互动很多,而线上宣讲要做到“见屏如面”的教学效果,要让孩子们看得懂、看得进,有趣味才行。

“同学们可能会问,对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我买来了不吃,当宠物养可不可以?我告诉大家,坚决不行!大家看,这是我院办理的一个案例……”视频里,检察官用生动的语言、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象来剖析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办理的一起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典型案例。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比较低,需要分主题普及相关法律法规。院里这几天办理的疫情期间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很有典型性,刚好可以用作素材。”在制作课件时,该院未检团队力求主题鲜明,根据中小学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需求和理解能力,专门挑选设计了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犯罪预防和自我保护等相关法律的法治小故事,引用该院办理的涉疫典型案例以案说法。

在岳阳市教体局的大力配合下,该院录制的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播放,覆盖全市1600所中小学近70万师生。“普法形式有变,关爱之心不变,‘法治云课堂’不仅能进一步促使同学们知法、学法、守法、用法,也对丰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院检察长许建华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法治教育阵地,力求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打造“法治进校园”工作新模式。

“谁曾不少年”

【炎陵县检察院】

4月7日,对于湖南省炎陵县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该县初三和高三学生正式开学。对于炎陵县检察院未检科干警李雪莱来说,这一天同样很难忘,该院专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微信公众号“谁曾不少年”,承载着“检爱”和责任正式上线。

“我是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妈妈,关注了‘谁曾不少年’这个公众号,看完里面的内容很有感触……”“我是小学班主任,希望疫情结束后你们能再来我们学校为学生多讲讲涉及未成年人的法治课。”……对于网友的每一条留言,李雪莱都认真回复。

“之前我去学校讲法治课时,发现学生们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性侵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匮乏,法治意识淡薄。”在讲到开通“谁曾不少年”公众号的初衷时,李雪莱说起了她之前遇到的事,“有一次协助检察官办理了一起性侵案件,案件中,一个未满16周岁的孩子以做游戏为由性侵了年仅8岁的幼女,虽然案件已经结案,但是无论是被告人还是被害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受害者,如果他们都能接受正确全面的性教育和法治知识,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谁曾不少年”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帮扶教育未成年人、宣传法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涵盖了性生理、性道德、防性侵等内容。“以前,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与未成年孩子有关的法律知识,现在有了这个公众号,孩子们通过微信就可以在线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位初三班主任说。

接下来,该公众号将进一步丰富普法元素,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法治教育。该院将继续加强与县教育系统的沟通联系,对全县130余所学校进行当面授课和线上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因材施教,让大家不再谈“性”色变,进一步健全预防性侵害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机制和各项防范措施。